top of page

從修車到經營,數位化管理開啟汽車服務第二成長曲線

文:偉盟系統產業顧問/任苙萍

在電動化、智慧化浪潮席捲汽車產業的當下,傳統汽車維修廠也站在數位轉型的十字路口。顧客需求不斷升級、車輛技術日新月異、營運壓力日益加劇,這些都促使汽修廠不得不思考:「我們的管理方式,跟得上時代了嗎?」

新一代汽修廠管理軟體,正是這場革新中的重要工具。它不再只是登記客戶資料、列印工單的工具,而是一套整合業務流程、庫存、人員與客戶關係管理的智慧營運中樞。但要有效導入並發揮效益,仍需面對多重挑戰。


全流程數位化:從進廠到回訪


新一代系統的最大特色,就是協助汽修廠完成「一條龍式的數位化」。從線上預約、接車建檔、拍照記錄、估價報價、維修進度追蹤,到完工交車、售後問卷與回訪,每一個節點都可以清楚記錄並自動化處理。


例如,客戶可透過 LINE 或網站預約保養,系統自動填入過往車輛記錄並提醒建議維修項目。進廠後技師可使用平板記錄照片與說明,報價單直接以圖文方式發送至客戶手機,同意後即轉為工單。完工後系統自動發送通知與滿意度問卷,甚至可提醒客戶下次保養日期。


這種流程不僅節省人工輸入時間,也減少口頭溝通誤差,更讓客戶感受到專業與信任。


智慧排程與庫存管理


維修廠營運中常見的痛點是排程混亂、等待零件過久。新一代管理軟體可根據技師專長、自動排定每日工單順序,並結合零件庫存即時查詢,避免無法開工的情況。當庫存低於安全數量,系統也能發出補貨提醒,或直接與供應商系統串接下單。


這些功能大幅提升現場效率,也讓管理者能在遠端透過儀表板掌握整體營運狀況:今日進廠幾輛、尚未完工的案件、待料車輛數量,甚至各技師產能與工時分配,一目了然。


行動操作與即時溝通


在手機就是工作站的時代,越來越多管理系統支援行動版 App 或 Web 登入,讓技師、業務、店長能在手機、平板上完成所有操作。


此外,系統普遍整合 LINE、WhatsApp 或 Messenger(在台灣,當然還是以 LINE 為大宗),實現即時通知與顧客互動。例如:完工通知自動發送,客戶點選即可查看照片與項目明細,無須另打電話或人工回報。

ree

創新應用一波波,但依然存在導入瓶頸


AI 在汽修業的應用正在萌芽。例如系統可根據客戶過去的保養記錄、車齡與行駛里程,自動推薦保養項目,並預測可能即將損壞的部件。這不僅提升服務專業度,也可促進「主動銷售」——主動建議更換煞車來令片、輪胎、電瓶等。


有些平台還能分析大量車主行為,給出潛在高價值客戶推薦,或自動分類車主習慣,有助於精準行銷與提升回流率。雖然這些功能令人振奮,但實際在中小型修車廠導入時,卻常面臨以下困難:


1. 技師抗拒與操作困難

許多老一輩技師不習慣用手機、平板輸入資料,對於掃描條碼、拍照記錄等操作感到不耐,甚至覺得「做這些比修車還花時間」。這需要軟體設計盡量簡化流程、提供良好培訓,甚至需分階段導入以建立信心。


2. 初期建置耗時

將紙本資料轉入系統、建立車主檔案與歷史記錄是一項龐大的工作。若無導入顧問或導入工具協助,容易讓員工失去耐心,導致「上了系統還是繼續用紙本」。


3. 與現有會計/進銷存整合困難

部分修車廠早已有進銷存或金流軟體,若新系統無法整合,會產生「雙重作業」問題,進而降低使用意願。


4. 網路與資安問題

雲端系統雖然便利,但需穩定網路與基本資安觀念。特別是位於郊區或無固定網路的廠房,導入雲端系統常遇到速度慢、斷線、資料無法同步等問題。


未來趨勢:整合 MaaS 與 ESG 元素


未來的汽修廠管理系統,將不再只是內部工具,更會成為車主生活的一環。許多新系統已考慮整合叫車、道路救援、代步車、租車、甚至車險續約等功能,建構「移動生活服務平台」。


與此同時,全球 ESG 意識抬頭,部分歐洲地區管理系統已具備碳足跡追蹤、廢棄物記錄、冷媒排放申報等功能,預示未來政府政策或大型車隊業主可能也會要求服務據點具備環保數據回報能力。


汽修產業雖然傳統,但正迎來智慧化的新時代。新一代管理軟體不僅能提升效率,更能強化顧客體驗、提升營運透明度與品牌專業形象。然而,導入的挑戰也不能低估,唯有「由上而下的支持、由下而上的參與」,搭配分段導入、簡化流程與在地化顧問輔導,才能真正讓數位轉型落地,讓汽修廠在未來競爭中站穩腳步。


留言


Feature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Archive
  • 車如行雲.偉盟系統.ERP 軟體
  • Wellan偉盟系統-行宇宙艦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