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AI 化,「觸覺駕駛艙」全面入主?
- 偉盟系統產業顧問/任苙萍

- 9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汽車正在適應未來,方向盤以外的儀表板上似乎將不再有按鈕。電動車製造商正在採用更簡約的美學設計,只保留必要的功能,其餘功能則整合到螢幕中,而螢幕正逐漸成為每輛車的標配。
然而,這並不能讓駕駛感到滿意,因為許多人認為按鈕是汽車功能必不可少的;一些製造商,例如大眾汽車以及豪華超級運動品牌,並不希望這種趨勢成為一種需求。

重點摘錄
大眾汽車將在下一代車型中重新引入按鈕,以簡化駕駛員的駕駛體驗並滿足公眾的需求;
藍寶堅尼、帕加尼和法拉利等汽車製造商出於安全考慮,並未採用全螢幕顯示:如果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分心,可能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嚴重傷害;
最終,每款車型都會有市場,有些廠商正大力投資螢幕,希望能夠同時在車內實現多種功能;
高通和Google正在合作開發一個融合驍龍晶片、安卓汽車作業系統和谷歌雲端的新平台,旨在為汽車製造商提供易於使用的設置,使其能夠更輕鬆地構建配備生成式 AI 且無需按鍵、更智能的數位駕駛艙;
這類汽車將響應自然語音指令,地圖將更具互動性,系統將即時更新,在駕駛員提出請求之前即可提供協助;
Google 重申,汽車正在成為「軟體定義汽車」,而這個項目旨在加快更新和新功能的推出,這個專案的核心是驍龍硬體與高通的AI Hub的結合,後者可運行視覺和語音等模型;
Google還將引入其Android Automotive軟體,以便汽車製造商可以直接在車內自訂語音助理和其他AI功能,這意味著在這個專案中,按鈕將成為過去式,兩家公司都將此視為縮短開發時間、降低成本並使車輛在整個生命週期中保持最新狀態的一種方式;
換句話說,駕駛時間越長,汽車就會變得越聰明,將電腦或手機的處理器與車內媒體套件結合是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趨勢;
Nvidia 正在加入競爭,試圖將 AI 與汽車系統結合,以創造更安全的環境,並為軟體系統帶來更高的自主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