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多工程、多案場並進,機具物料成本計算看門道

文:偉盟系統產業顧問/任苙萍

在工程機具派工或租賃的成本計算,為確保利潤、避免虧損、掌握成本控制點,除了符合財會稅法要求、簡單易懂的「平均年限法」直線折舊:每年攤提金額=(購置成本–殘值)÷使用年限

為反映實際使用頻率、避免資產價值高估或低估,很多公司仍會採取「時數法或項目分攤法」做內部成本控制、報價與工地分析,依實際使用時數或工作量攤提成本:


每小時攤提成本=(購置成本–殘值)÷ 預估總使用時數


此法較能準確反映實際耗損,最適用於出勤頻率波動大(如:挖土機、吊車)的成本控制與估價計算,但前提是必須精確記錄使用時數;若沒有數位工具的幫助,將會大幅增加人工行政的繁瑣與成本。


「使用時數+項目分攤」折舊,最大化管理效益


如果暫時略過年數合計法、倍數餘額遞減法及定率遞減法關於加速折舊的財會稅負考量,單純只聚焦反映每項工程專案的實際成本,基於以「工地為單位」進行成本核算管理的需求,通常會採用「項目計價法」(依項目攤分),按時數、天數、使用比例、日租單價等方式分配。


這種將機具成本分攤到每個工程項目或承包案中的折舊計算,特別適用於多工地、多案場並行的工程公司;由於作業複雜,更是需要完整記錄與工地回報機制支撐;這種情況下,能洞察細節的妥善機具物料管理系統,將是精準計算的基礎。


大致來說,直線法適合報表單純、帳務簡單、長期穩定資產的中小企業;使用時數法,適用於有完整機具管理記錄的租賃或工程公司,依實際用量分攤,控制精細;年數合計法/DDB 因前期成本回收快,適合有稅務節稅需求的大型企業;項目計價法,適用於多工程同時進行,重視每案成本控管者,利於分析毛利率。


對於專業做「租賃管理」或「機具自有施工調度」業務的廠商來說,會建議搭配採「使用時數法+項目分攤法」,讓管理效益最大化。


構成估價、報價的成本元素


除了折舊成本,成本估算還須留意機具的變動成本、派工與調度成本、管理與間接費用、利潤與風險預留、客戶端特殊需求額外成本(可作為報價的加價項)等,在在都關係到估價、報價根本。


1.變動成本

  • 油料費:柴油、機油等建議根據實際使用時數/趟次計算;

  • 維修保養費:定期換油、濾芯,小修成本可按月平均、或依機種設立標準表;

  • 輪胎/履帶耗損:挖土機、堆高機等高耗材,可用「每100工時折耗金額」估算;

  • 駕駛(司機)薪資:分為固定月薪或按班/日計酬,還要加上保險、勞健保等間接成本。


2.派工與調度成本

  • 派工人員成本:包括調度/派遣行政人員薪資;

  • 車輛運輸費:若需載送機具到工地,包含拖板車油費、司機費、過路費;

  • 等待空轉時間:機具到現場但無法開工的空轉時間也是成本,應有基本保底費計價。


3.管理與間接費用

  • 保險費:機具保險(車體險、第三責任險等)應納入年度總成本中平均分攤;

  • 場地保管費:若機具存放自有場地,還包括土地租金、看管成本;

  • 行政管理費:帳務、客服、派工系統、人員等後勤支出,建議加總後依「每工單攤分」。


4.利潤與風險預留

  • 預期利潤:建議每筆派工毛利率要設下限(如 20~30%),避免搶單式虧損;

  • 風險備用金:預防突發維修、工程糾紛、拖款等,每月保留一定比例成本提撥。


5.客戶端特殊需求額外成本(可作為報價的加價項)

  • 假日加班:週末或國定假日出機,要加收人員與機具加班費;

  • 夜間出機:若跨夜或深夜派遣,可能產生夜間費用;

  • 長途派工:跨縣市或偏遠工地,可加運輸與駕駛住宿費。

不可忽視的配件物料成本計算


此外,鐵片、套管等耗材型機具配件物料,在成本計算上會牽涉到「使用週期、損耗率、替換頻率、是否可回收」等關鍵因素。以下是這類配件在工程機具租賃與派工中應特別注意的成本計算重點:


1. 明確分類:一次性 vs 可重複使用:鐵片、墊片、螺絲、焊條等一次性耗材,可依每趟派工計入「直接成本」;而可套管、接頭、特殊轉接頭等重複使用配件,可以「預估使用次數」平均攤提。

 

特別一提的是,偉盟系統機具物料系統的領料單,能詳細記錄由庫存領出到最終使用用途的動向,對於每一個料件的控管及成本計算皆一清二楚;且配件物料出入庫記錄表使用的單據能明確追溯一進一出的數量移動,對於調貨有很大的幫助。


2.成本計算項目:

  • 採購單價:每件採購價格,如進貨量大有折扣,需分攤進貨運費;

  • 平均使用次數:例如套管可使用 20 次,若實際破損率高,應下修壽命;

  • 損耗率/報廢率:運輸、施工中遺失或損壞機率,建議加入 3~10% 耗損提列;

  • 保管與維修費:特殊配件需清洗、檢修等費用可列入年度配件維護成本攤提;

  • 替換頻率與調撥人力:若頻繁需人工調配、分類,應列為間接工時成本。


例如,假設某型「鋼套管」採購價 $3,000/支,可用 30 次,報廢率約 10%,則每次使用成本 =(採購價 ÷ 使用次數)×(1 + 損耗率)

             =(3,000 ÷ 30)×(1 + 0.1) = 110元/次

這樣就可以清楚知道每趟工程,若使用 6 支,配件成本即為 $660。


此時,建置完善的「配件物料出入庫記錄表」可嚴控損耗、追溯責任(如某工地遺失),標記編號可降低遺失率、提高回收率。例如,設定每趟最低回收率,未回收者加計賠償或押金方式處理,再加上統計「每支實際平均使用次數」以便對照預估值,定期更新成本模型。

把所有固定與變動成本都整理出來後,才能清楚知道每趟工「保本價是多少」。建議每台機具/每一種作業型態(平整、破碎、吊掛等)都建立一份「基本成本表」,每月檢討更新。


對機具派工與租賃業者而言,只有把成本變得清楚,才能讓利潤有保障。尤其當營業額愈來愈大時,每趟工即使只差 $500,累積一季可能就差了數十萬呢!



Commenti


Feature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Archive
  • 車如行雲.偉盟系統.ERP 軟體
  • Wellan偉盟系統-行宇宙艦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