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的「ERA」:歐洲汽車產業行動計畫


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迄今為止最大的轉型。該行業必須採取行動,重建全球領導地位,並確保在經濟效益、韌性和脫碳方面取得成功。

歐洲汽車工業是該地區經濟和福利的支柱。它貢獻了歐盟 GDP的 7%,出口額約 1,700 億歐元,僱用了約 1,380 萬人,其中包括 350 萬個直接和間接製造業崗位,佔該地區製造業人才總量的 8.5%。


此外,該行業正朝著零排放的方向發展。同時,軟體、人工智慧、互聯互通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新發展正在重塑該行業的服務範圍。與脫碳相結合,這些技術顛覆代表著該行業歷史上最大的變革,並為整個價值鏈上的參與者創造了機會。


然而,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逆風。技術顛覆也帶來了新的要求,加上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地緣政治問題以及高昂的要素成本,這些因素給該行業帶來了挑戰。根據麥肯錫近期發表的文章《歐洲向電動車轉型的經濟潛力》,最具顛覆性的情境將使歐洲 GDP(約佔汽車產業的 1/3)到2035年面臨風險。

ree

重點摘錄

  1. 歐洲長期以來在汽車領域保持著強大的全球地位,但該行業目前面臨一系列複雜且不斷變化的挑戰:科技顛覆和轉型壓力;


  2. 動力系統變革、數位化和軟體定義汽車(SDV)正在從根本上重塑汽車產業。麥肯錫估計,典型的歐洲內燃機(ICE)汽車的附加價值中,有 85~90% 對歐洲經濟的貢獻,而本土生產的純電動車(BEV)的附加價值則下降到 75%,進口純電動車的附加價值則下降到 15~20%;


  3. 從內燃機到電力傳動系統的轉變不僅需要重新調整生產方式,還需要重新定義價值鍊和核心競爭力,同時,軟體和電子產品——尤其是在非歐洲企業快速發展的領域,例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輛連接和車載用戶體驗正在成為關鍵的差異化因素;


  4. 流暢的數位客戶體驗也已成為許多客戶不可或缺的功能,全球競爭加劇,新興科技領軍企業不斷湧現;


  5. 自2017年以來,歐洲汽車巨頭已損失約 1/5 的全球市場份額,而新進業者的市佔率則翻了一番,因此,目前每家公司都佔據了全球約 1/4 的市場,現有企業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來自電動車(EV)領域數位化原生的新進者的競爭;


  6. 這些新進入者通常受益於更快的開發週期、垂直整合的模式,甚至規模優勢,這使得他們能夠開發出越來越先進的汽車——通常速度翻倍,成本減半;


  7. 儘管歐洲品牌仍然享有盛譽,但全球創新中心正在轉移,亞洲和北美在新興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8. 地緣政治和經濟逆風,高昂的能源價格和波動性,尤其是在近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之後,導致歐洲的製造業成本高於全球其他地區,歐洲的平均能源成本是美國和中國的兩倍;


  9. 稀土元素(REE)等關鍵原料供應鏈的波動威脅著電動車引擎和電子產品基本投入的供應,因為歐盟 95% 以上的稀土元素進口來自中國;


  10. 電池現在被視為戰略資產,截至 2023 年,中國控制著全球電池價值鏈的 80% 以上,然而,在地化供應的舉措遭遇挫折,最近的破產導致近一半已宣佈的產能在短期內消失;


  11. 歐洲營運環境中的結構性和監管挑戰,由於歐洲監管環境的嚴格合規標準和審批時限,重組和適應工作(例如調整營運佈局和勞動力轉移)比其他地區更為複雜;


  12. 儘管該地區面臨挑戰,但歐洲汽車產業可以抓住時機,透過有針對性的行動重新獲得全球競爭優勢,並成功過渡到下一階段;


  13. 這個新「時代」願景的核心在於平衡專注於三個關鍵維度:成功的經濟、成功的韌性、成功脫碳。


留言


Feature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Archive
  • 車如行雲.偉盟系統.ERP 軟體
  • Wellan偉盟系統-行宇宙艦隊
bottom of page